與人交往,和氣,善良,熱情,至為重要。
但過于和氣,會讓人誤會你好欺負;過于善良,會被人利用得寸進尺;過于熱情,反而增加了不被珍惜的概率。
王陽明說:“大凡朋友,須箴規指摘處少,誘掖獎勸意多,方是。與朋友論學,須委曲謙下,寬以居之?!?/p>
待人八分好,留兩分余地愛自己,才是為人處世的最佳境界。
掌握好“二八定律”,才是高情商的交往方式。
01
八分和氣,兩分脾氣
古人說:“和氣致祥,乖氣致戾?!?/p>
與人交往,最舒服的方式就是待人和氣。
作家莫言待人就非常和善,對待身邊的人很少發脾氣。
他的編輯朋友,因為種種原因,沒有及時支付他稿費,他也不會去催。他總說自己吃得飽,穿得暖,等上幾日也沒有關系。
獲得諾獎后,他站在了風口浪尖,迎來了諸多評論,有好有壞。對于不好的言語,他也只是笑笑,不去爭論解釋,也不會去說氣惱的話語。
他待人總是很謙和,不論遇到誰都會以笑臉相迎。
隨著時間的推移,對莫言的質疑聲越來越少,認可他的人越來越多。最終,他贏得了更多人的尊重。
這正應了《菜根譚》中講的:“心燥性粗者一事無成,心平氣和者百福自集?!?/strong>
莫言在獲得諾獎后。有一次,他到一家餐館吃飯,餐館的老板偷拍了照片,掛在餐廳門口,以吸引更多的顧客。
莫言知道后,并沒有去責怪餐館老板,只是再也沒有去過那家餐館吃飯。
有位某公司的股東,想借用莫言的名人效應,給自己的產品做廣告。
于是,他想盡辦法找到莫言,拍合照,要簽名。最后,把照片拿來宣傳他的“養生鍋”。
莫言知道后,不僅拆穿了和他拍合影的人,同時起訴了他,要求給予賠償和道歉。
都說,和氣處事紛爭少,微笑待人朋友多。
然而,不是所有的人,都值得和氣相待。當有人觸碰到你的底線時,該反擊時就反擊。
和氣并不意味著沒有脾氣,被觸犯到底線,該翻臉時就翻臉,不必客氣。
人活一世本就是一場修行,雖說要以和為貴,但保持八分和氣,兩分脾氣,剛剛好。
02
八分善良,兩分鋒芒
培根說:“在人性中既有天然向善的傾向,也有天然向惡的傾向?!?/strong>
生活中,你無邊界的對別人好,往往容易給別人得寸進尺的機會。
有一句話說得特別好:“你若好到毫無保留,對方就敢壞到肆無忌憚?!?/strong>
對一個人太好,時間久了,就會被對方認為理所當然。因此,你的善良必須要有分寸。
古時候有個叫王靈的商人,他救了一個被打暈的書生。
因為可憐書生,王靈就將書生帶回了京城的家里。書生見王靈家中十分富裕,就提出讓他的弟弟到府上當差。
王靈知道書生十分貧困,也想幫幫他,就答應了書生的請求。
沒想到,書生的弟弟好吃懶做,不好好干活不說,竟然和書生一起偷了王靈家的傳家寶-玉鐲,賣到了當鋪。
王靈發現后,非常地生氣,讓書生和他的弟弟離開王府。
厚顏無恥的書生居然提出,讓王靈給他一百兩銀子,他們就離開。王靈一氣之下將兄弟倆告到了官府,官衙將兩兄弟趕了出去。
人可以善良,但必須要有鋒芒。不懂得感恩的人,你付出再多,也不會被珍惜。
教父中有一句臺詞:“沒有邊界的心軟,只會讓對方得寸進尺,毫無原則的仁慈,只會讓對方為所欲為?!?/strong>
沒有棱角與鋒芒的善良,最終不會被珍惜,一味地付出,只會收獲更多的寒心。
不是每個人都值得得到你的好,你的好要留給那些值得的人。
待人八分善良,留兩分鋒芒,才是人與人之間最好的相處之道。
03
八分熱情,兩分冷淡
蔡康永在一個采訪節目中提到:”我鼓勵大家做一個冷淡的人,過于熱情,不是一個人維持良好關系的方式.”
和他人相處,投入太多的熱情,難免會給別人帶來困擾。稍微冷淡一些,說不準會有不一樣的收獲。
前段時間,我報名參加了一個培訓班。之所以報名,是因為培訓計劃里,有一個我非常崇拜的老師,要在課上做分享。
培訓結束后,我激動地跑去添加老師的。
老師通過了我的請求,這讓我非常開心。
于是,每個節假日,我都會積極主動的發祝福信息給老師。
我有問題的時候,也會把問題發給老師,期望能夠得到老師的回復。
每一次的祝福,每一個問題,最終都石沉大海,老師都沒有回復任何信息給我。
很多次的失望之后,我也就不再發消息給老師了。
我以為和老師加了就是朋友了,沒想到老師只是出于禮貌和客套才通過的我。
過度的熱情,會讓自己的期望值過高,失望也就會隨之而來。
而沒有分寸的親熱,帶給對方的,或許也會是負擔。
太宰治在《人間失格》中寫道:“無論對誰,太過熱情,都增加了不被珍惜的概率。倘若沒有過度的歡喜,便不會有極度的悲傷?!?/p>
與人相處,太過熱誠,會給自己增加很多煩惱。
適度的距離感,會讓彼此間的關系更加融洽。
人與人之間交往,八分熱情,兩分冷淡,彼此舒服,最好。
04
與人交往,需要“二八定律”
有句話說:“月滿則虧,水滿則溢,花滿則衰,愛滿則癡?!?/p>
待人和氣八分,留兩分脾氣,將會獲得更多的尊重。
給人善良八分,留兩分鋒芒,你的善良才不會被輕看。
付出熱情八分,留兩分冷淡,適當的距離會讓彼此的關系更加和諧。
二八定律,實際上就是在告訴我們,與人交往,凡事不能太過,過猶不及。
畢淑敏說:“親近的保持距離,才是最恰當的交往方式?!?/strong>
與人相處,掌握好分寸,人生才能越走越順。
【版權聲明】嘰嘰歪歪吧提醒您:請在瀏覽本網站關于《二八定律的概念 二八定律告訴我們什么》信息時,請您務必閱讀并理解本聲明。本站部分內容以及圖片來源于商家投稿和網絡轉載,如網站發布的有關的信息侵犯到您的權益,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,郵箱:20451 17252#qq。com,我們會尊重您的決定并當天作出刪除處理。